別擔心!被診斷多囊腎後,可以這樣做!

 

 

 

李承翰 營養師

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 腎臟專科營養師

什麼是多囊腎?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腎臟在人體扮演很重要的腳色,不僅負責製造尿液、排出代謝廢物,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調節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當我們攝取過多的鈉、磷、鉀,身體會透過腎臟的調控,將多餘的部分排出體外。但是當腎臟功能逐漸下降之後,這些電解質就無法順利排除,最終導致高血鉀、高血磷的發生。

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簡稱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腎臟病,會導致腎臟內部逐漸長出大小不一的囊泡,因此也被稱為「泡泡腎」。當這些囊泡越來越多,會擠壓腎臟正常組織,進而影響腎臟功能。不過,並非腎臟長出囊泡,就代表是多囊性腎臟病,還需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相關診斷方式請參考何謂多囊腎。目前醫療方式以藥物、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來減緩囊泡增長、延緩腎功能惡化,以下將重點分享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注意事項。

多囊腎腎友需要限制蛋白質嗎?

許多人聽到「腎臟病」,就會認為要限制蛋白質攝取。然而,目前研究顯示,低蛋白飲食(<0.6g/kg/day)無法有效延緩多囊腎的進展,反而可能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另外,多囊腎腎友往往會伴隨著高血壓的發生,而血壓的控制也與囊泡生長速度有關。因此在腎臟功能尚未有實質損傷之前,建議以均衡飲食及搭配血壓控制為主(關於均衡飲食的部分可以參考拋開盤內危機!養出健康好身體 從 「我的餐盤」開始!)。

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1. 適量攝取蛋白質

雖然低蛋白飲食並不能減緩多囊腎的惡化,但仍需要避免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因為對於腎臟已經受損的人來說,過量的蛋白質攝取量會加速腎功能的惡化。因此,建議可以參考我的餐盤口訣「豆魚蛋肉一掌心」,避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導致腎功能的惡化速度變快。

  1. 控制鈉的攝取

降低鈉的攝取對於血壓的控制是有益處的,且對於慢性腎臟病來說可以改善尿蛋白,而尿蛋白同時也是一項預測腎臟病是否會快速惡化的因子。所以要盡量避免過度的調味、加工食品(如火腿、培根、罐頭食品等等)。如擔心味道不夠,可嘗試使用辛香料、檸檬汁等方式增添風味,減少調味料的使用。

  1. 喝足夠的水分

動物實驗顯示,充足的水分能減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可能有助於抑制囊泡生長,雖然尚未在人體實驗中證實,但是攝取足夠的水分可以維持腎臟血液灌流以及降低結石的風險,這些都是造成腎臟受損的危險因子。因此,攝取適量的水分很重要,在沒有水腫的狀況下,可以體重*30的水量當做標準(例如:體重70公斤的人,每天大約需要喝到70*30=2,100毫升的水),並搭配尿液顏色來判斷水份是否攝取足夠,顏色太深表示水分攝取不足。

  1. 維持理想體重

目前關於肥胖與多囊腎惡化的相關研究有限,但有研究發現,BMI越高的人,總腎臟體積增加的幅度越大;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限制熱量可以減緩小鼠的囊泡生長速度。除此之外,維持體重也跟血壓、血糖控制等腎臟病的危險因子皆有關聯。因此,如果有過重、肥胖狀況的人建議諮詢營養師,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內(BMI:18.5~24 kg/m2),避免增加對腎臟的負擔。

  1. 足夠的身體活動量

儘管針對多囊腎與運動相關的研究較少,但運動有助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以及避免肥胖、過重等狀況,因此仍建議要維持足夠的身體活動量。2021KDIGO指引建議CKD腎友每周至少有150分鐘的運動,運動的形式、強度建議諮詢專業運動教練,以設計出符合個人情況的訓練內容。對於多囊腎友需要特別注意要避免有過多接觸性的運動,如:橄欖球、拳擊、足球等運動,避免因碰撞造成囊泡破裂、出血的狀況。

有多囊腎還可以喝咖啡、茶嗎?

咖啡、茶已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因此能不能喝也是最多人想知道的。從一項針對多囊腎病患的回顧性研究來看,咖啡因的攝取與總腎臟體積增加、進展為末期腎臟病之間沒有關聯。因此,並不會特別禁制咖啡因的攝取,但仍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跟一般族群相同,以不超過300毫克為原則(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腸胃病、長期失眠、孕婦及孩童則建議最好避免或減少咖啡因的攝取)。

定時回診追蹤 時時監測腎功能變化

在腎絲球過濾率(eGFR)以及蛋白尿還正常時,以均衡飲食搭配血壓控制即可。但是當這兩項指標開始異常時,就需要進一步調整飲食,建議諮詢營養師,根據腎臟病的分期制定適合的飲食計畫。此外,目前也有藥物可減緩多囊腎進展,可與主治醫師做討論是否適合使用。最重要的是,務必定期回診追蹤,才能及早發現並調整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