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治療新知

 
 
 
 
 
劉如濟醫師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兼信臟內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部定專任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博士
 
 
 
       高血壓是全球造成最多人數死亡的危險因子,臨床上跟高血壓有關的疾病,包含腦血管疾病 (如中風,是國內第三大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 (如心肌梗塞,是全國第二大死亡原因)、心臟功能衰竭、慢性腎病變及周邊血管疾病等,是現代人最常見也容易忽略的危險因子。根據多項研究顯示,收縮壓從115毫米汞柱起,舒張壓從75毫米汞柱起,每增加20/10毫米汞柱,便會增加2倍的心血管併發症及死亡率,這就是多項國內外高血壓治療指引,如2017年美國高血壓學會將正常血壓定義為120/80毫米汞柱的理由,以及各國將大部份訂定血壓治療目標必須小於120/80毫米汞柱。
 
       積極的血壓治療對於高血壓病人非常重要,每降低2毫米汞柱的收縮壓,便可降低7%的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以及10%的中風死亡率。然而,根據國健署的統計,國人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高血壓病人並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病人也僅有約一半的人接受規則的藥物治療,全國高血壓的病人大約只有20%~30%治療達國際指引的目標。這就是國人腦血管、心血管疾病及末期腎病變需透析的人數不斷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壓會隨年齡而增高,全世界中年以上人口,高血壓的發生率常超過一半。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世界上大多數的人,若活到平均餘命年齡,將有百分之九十的機率得到高血壓,是非常普遍的慢性病。在門診,許多病人聽到有高血壓,都一時無法相信及接受,並不知道高血壓的診斷很簡單,僅需血壓計在家,根據國際高血壓協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的建議,量測血壓即可診斷,並不需要精密的儀器。雖然多數人仍認為140/90毫米汞柱以上才是高血壓,但國際高血壓指引,早界定120~140/80~90毫米汞柱是不正常的血壓,具有一定的風險。
 
       高血壓的治療,除少數5%到10%的繼發性高血壓,必須找到高血壓的原因(如腎上腺腫瘤、甲狀腺疾病)對症治療外,其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發性高血壓,皆須進行降血壓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非藥物治療方式包含低鈉飲食、適度運動、體重控制及好的睡眠品質等。不過靠非藥物治療的高血壓病人,只適用少數的第一期 (130~139/80~89毫米汞柱)單純高血壓病人。一旦,第一期高血壓病人合併了未來10年心血管風險大於10%或已經是第二期(血壓大於140/90毫米汞柱)高血壓病人,按國際高血壓指引,就應該接受降血壓藥物治療,並應持續非藥物的飲食及生活型態調整。
       降血壓的藥物有許多不同藥理作用的種類,對於不同的病人有不同藥理作用的考量,是需要個別化的處方,80%以上的病人是需要兩種以上的藥物,才能達到控制在理想血壓值的效果。不同藥理作用的藥物,也可以扮演互補的心血管系統保護角色,減少未來中風、心肌梗塞和透析的風險。目前臨床上已有許多二合一、三合一的藥片,一顆藥物中含有兩種以上的降血壓藥物成份,以減少服藥上的負擔,增加病人的遵從性。只要是臨床上長期使用的降壓藥物都是通過國際嚴格的審核(如美國FDA),在安全性及副作用有一定的保障,病人不必過於擔心。
 
       個別病人必須達到建議的血壓值是不同的,對於糖尿病病人、慢性腎病人及過去有心血管疾病病人,會要求更嚴格的血壓值控制,與一般單純高血壓病人目標值不同,病人之間不宜互相比較彼此的藥物及醫師的醫囑。高血壓是一項需長期控制的慢性病,必需與醫師長期配合,規律服藥,切勿自行判斷,做出不合國際醫學會建議的處置。長期規則的治療可以減少未來發生不可逆的身體傷害,以及降低發生中風、心臟血管疾病和洗腎等的重大事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