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澱粉、混油會引起腎臟病嗎?
楊振昌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
今年國內發生多起食品安全及食品標示不實的事件,特別是5月份發生的違法使用順丁烯二酸(酐)修飾澱粉及10月爆發至今的大統等公司違法添加銅葉綠素於食用油及以調合油冒充純橄欖油事件,都在國內佔據了媒體版面相當長的時間。相關事件除了重創台灣美食王國的形象,更不禁讓民眾疑惑究竟國內還有什麼食品是安全的,也擔心如果曾經吃過相關食品的話,自己的健康是否就會因此受損? 而前些時日部份媒體引用少數醫師或化學系教授的說法,認為國內腎臟病的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顯然與民眾外食吃下「有毒的食品」,譬如「毒澱粉」或「毒油」有關;甚至還有醫師言之鑿鑿、列出市面上的「十大危險食品」。但類似的說法真得是正確的嗎?如果以毒物學的專業角度來看待這些說法的話,其正確性恐怕有待商榷。
以5月份發生的「毒」澱粉事件為例,該項事件確實是黑心廠商極為惡劣的違法行為,必須予以嚴懲。但就毒物學的專業而言,順丁烯二酸(酐)的急毒性其實並不高,而且也沒有致癌、致基因突變或影響生殖的毒性,更不會在體內蓄積。至於長期暴露順丁烯二酸(酐)雖然在動物確實會傷害腎小管,但這種作用乃是短暫可逆的反應,當停止暴露後腎臟的損傷就會改善,並不致於會進展到慢性腎衰竭或需要洗腎的地步。此外不同動物之間也有差異,所以要將老鼠或狗的實驗結果逕行推論到人體,恐怕不太恰當。再者順丁烯二酸(酐)與食物併用時,對腎臟的傷害遠低於單純食用時的影響,因此要將「毒」澱粉與洗腎劃上等號,其實是缺乏充份科學實證的說法。
至於混油事件,有醫師認為銅葉綠素如果服用大量可能會導致急性或慢性銅中毒,並產生肝腎傷害,甚至於肝硬化或腎衰竭。這種說法雖然並非完全缪誤,但顯然忽略了絕大多數毒物的劑量反應效應。銅乃是人體必需的元素,缺乏時會導致貧血;當然銅也不能攝取過量,特別是對銅代謝有問題的威爾森氏症病患或肝功能明顯異常(如肝硬化)的病人,以免產生中毒。成年人平日大約會攝取1-2毫克的銅,歐盟建議人體每日銅的攝取量以不超過5毫克為宜;至於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專家委員會認為每人每日每公斤體重的銅攝取量如果小於0.5毫克時(以60公斤成人為例為每日30毫克),即使長期攝取也不會中毒。以違法添加銅葉綠素的食用油而言,相關油品經檢驗後,內含的銅濃度都低於0.04毫克/公斤油,再考量銅葉綠素在一般狀況下很難釋出銅離子,且人體對於銅的吸收會自行調節(銅食入較多量時吸收率可以由60%降至12%),因此添加銅葉綠素的食用油雖然是非法且必須嚴肅處理的食安議題,但要導致健康危害風險的機會應該很低,民眾也不須因此而感到恐慌。
事實上國人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元兇,主要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控制不佳,慢性腎絲球腎炎等疾病延誤治療、及自行亂服用中草藥等因素有關。因此惟有充份控制慢性疾病,腎臟有問題時儘速尋求正規醫療,及不要隨便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這樣才能有效預防慢性腎臟病及洗腎。另外保持規律的生活及充足的睡眠,多吃蔬果、多喝水、多運動,禁絕吸菸、檳榔及飲酒,才能讓身體的健康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