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替代療法是什麼呢?

當腎臟病進展到慢性腎臟病第五期(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ml/min/1.73m2),並伴隨有尿毒症狀時,醫師會先嘗試藥物治療並評估臨床尿毒症狀及併發症,藉此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腎臟替代療法。腎臟替代療法包含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及安寧療護,以下將分別詳細介紹: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洗腎」,會利用血液透析機器及人工腎臟,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份。在台灣,血液透析的常規療程為一週三次,一次4小時,醫師會根據每位病人不同的狀況,給予相對應的處方。

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之前,需要先透過手術在前臂上建立一個可靠並能被重複穿刺、且血流量夠高的血管通路,可分為長期用的動靜脈廔管 (AVF) 和人工血管通路(AVG) 以及 暫時用的「血液透析」導管 Hickman。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洗肚子」,會利用我們腹腔內的腹膜來排除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水分。目前在台灣有兩種方式:

1. 病人手動的連續性換液:每天須執行3-5次,每次透析液會在腹腔內停留4-6小時,在換液的過程大約是30分鐘。

2. 機器幫忙的全自動換液:透過機器自動換液,每天大約需要8-10小時的時間,白天只需要執行一次或不需換液,較不會影響到白天活動。

進行腹膜透析前須進行手術在腹部植入導管,以提供透析液進出腹腔。

腎臟移植

在台灣腎臟移植的兩大來源分別為親屬移植以及大愛捐贈,根據法規規定親屬移植需要是五等親以內或兩年以上婚姻關係之配偶,經過一系列檢查、配對之後即可安排移植,慢性腎臟病階段也可以(活體腎臟移植不再受血型不同限制);而大愛捐贈的部份則需要開始接受透析治療之後,才可以登記並進入等待名單中。

腎臟移植將健康的腎臟植入患者的左側或右側下腹部,原本的腎臟病不會取出,所以移植手術完成之後,身體內會有3顆腎臟。移植成功後可取代衰竭的腎臟,恢復腎功能,但仍需長期使用抗排斥藥物及定期檢驗追蹤。以現有的結果來看,腎臟移植屬於預後最佳的腎臟替代療法(移植後1年、3年、5年存活率較高)。

 

安寧療護

雖然透析治療是代替了健康的腎臟,延續了我們的生命,但是將年齡、共病(例如:癌末、長期使用呼吸器或器官衰竭)、日常功能狀況(例如:生活須完成仰賴他人)、抑或是病人本身的意願等等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之後,安寧療護也是腎臟病人的另外一種選擇。

安寧療護並非放棄治療,是需要多團隊介入治療,以症狀控制、舒適療法幫助病人維持生命的尊嚴與品質的一種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