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腎臟病?若有腎臟病該怎麼辦呢?
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的是民眾因為沒有檢查,所以不知道自己腎功能不好,但也有些人,是有篩檢後,就算腎功能有異常,也不會再去就診,主要因為腎臟病初期、中期都沒有什麼症狀,所以就算篩檢發現了異常,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就不再回醫院追蹤。對腎臟病來說,這是很不好的狀況,腎臟功能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現有異常,就要開始追蹤治療,發現有腎臟病後,生活作息及飲食也是需要做調整,不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腎功能惡化到出現症狀才正視,往往就會辛苦很多。
讀懂報告是預防腎臟病的第一步,我們可以透由「雞、生、蛋」這個口訣,來認識腎臟功能,「雞」是「肌酸酐」,由肌肉代謝的產物,當腎臟功能有異常時,肌酸酐無法從腎臟排出,抽血看到肌酸酐的數值就會越來越高。
「生」是「腎絲球過濾率」,把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進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腎絲球過濾率就像腎臟的成績,60分及格,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差。
「蛋」是「蛋白尿」,當腎臟功能有問題時,蛋白質漏到尿裡,檢驗數值超過標準值時,就代表有蛋白尿,也就是腎臟功能出問題了!要檢測腎功能,需要檢測肌酸酐(並算出腎絲球過濾率)及蛋白尿這兩項檢驗項目,當兩項檢查都正常,才代表腎功能正常,拿起自己的檢查報告,來看看自己的腎臟功能檢測數字吧! 而要診斷為慢性腎臟病,需要為期三個月,腎功能都異常,才會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所以當檢查報告有異常時,不要太過緊張,最重要的是記得要再到腎臟科看門診,確定自己的檢查報告,找出腎臟病的原因,並持續做後續追蹤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慢性腎臟病的控制原則
當初期腎臟的問題可由抽血及尿液檢查而發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預防慢性腎臟病惡化是有幫助的。 定期腎臟科門診持續追蹤檢查、控制血糖及血壓、適度調整飲食、不憋尿、不抽菸、不酗酒、不亂服用止痛劑及來路不明的藥物、避免吃太鹹的食物、規律的運動及減重。 飲食部分要保持充足熱量、低蛋白飲食、低磷飲食、低鉀飲食、低鈉飲食並注意適量飲水。
健康檢查(40.65歲)及後續追蹤處理
為維護中老年人健康,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本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服務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
項目 |
對象 |
次數 |
補助金額 |
服務項目 |
成人預防保健「健康加值」方案
|
40歲以上未滿65歲 | 每3年1次 | 原則每案補助520元 (若符合BC肝篩檢資格者,另補助200元/案) |
1.基本資料:問卷(疾病史、家族史、服藥史、健康行為、憂鬱檢測等) 2.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 3.實驗室檢查: 4.健康諮詢: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 |
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齡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 | 每年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