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國小家長以外籍或隔代教養者居多,家庭對於飲食與健康觀念較為薄弱,導致本校學生體位「過重」與「過輕」比例皆高於全市與全國平均。為強化學生健康知識,並改善學生體位發展不均的情況,學校積極推動健康促進的課程,並舉辦衛生教育與宣導活動,持續培養學生自主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的能力,期望讓「健康」從小扎根。
在腎臟病相關課程中,我們觀察到在上課前學生對腎臟的基本功能與相關知識幾乎完全不了解,對於慢性腎臟病發病時會出現哪些異常的症狀也較不了解。透過課堂中影片引導、小故事分享,以及遊戲輔助教學,學生對腎臟功能逐漸建立清晰概念,尤其在介紹「泡泡尿」與「水腫」等腎臟病徵兆時,學生表現出高度好奇與興趣,認為這些症狀十分神奇,進一步激發了學習動機。
值得一提的是,課程中所設計的線上遊戲活動大受學生喜愛,不僅讓學習更具趣味性,也有效鞏固學生記憶,許多學生也成功記住了健康生活口訣「85110」,能明確講出「8」是每天要睡滿8小時,「5」是天天五蔬果,「1」是四電少於一小時,「1」是每天運動1小時,「0」是0含糖飲料,透過簡單的口訣有效地將深化健康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總體來說,本次腎臟病健康教育課程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腎臟功能的認識,也促進了健康體位與自我健康管理的觀念很高興能透過這次的課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健康,在日常中實踐健康!